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关于周南周南活动沙龙会员新闻资讯周南图影周南名师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周南简介
周南顾问

给我发消息

会  员
用户帐号:
用户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周南视点
 
肖波“孝文化源流及今日之使命”演讲实录
 发布时间:2013-12-20 21:16

肖波(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感谢湖北省图书馆给了我这样一次来向大家汇报和讨教的机会。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孝文化的源与流及今日之使命,实际上就是对孝文化的前世今身来个回顾、概括。

最近我们的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作了一揽子的改革蓝图,在这个蓝图当中最重要的内容、最核心的改革举措,刘云山同志讲是:“把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加强,加速它的现代化”。加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增进人民的文化认同。我想孝文化在我们民族文化当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使的它能够成为这个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所以鉴于此,我们今天花点时间跟大家对这个内容做些探讨。

现在社会上人们都很忙,有人说,现在人人都是焦裕禄,这个焦裕禄不是六十年代河南兰考的焦裕禄,而是焦急、郁闷、忙碌,忙得很啊。很多人为了烦琐的世事,昏了头、忘了根。对于我们的根何在?忘记了不少,就是说这些人对于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祖先已经淡忘了许多,这就使这些人成了风中残叶、雨中漂萍。所以说这个讲课也可以说是和大家来一起寻根,寻我们的文化之根、思想之源。

我们的孝文化自然也从我们的源头说起,中国孝文化历史久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明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在古代社会当中起过长久的作用,并且在今天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话不是我们今天来讲这个课自卖自夸,实际上我们国家许多重要的学术文物和政治领袖对这个孝文化十分肯定、非常推崇。曾国藩曾经讲过:“看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孙中山也曾经讲过,大意就是说什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孝字是个根本。所以从一个个孝子看去,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从一个孝字入手,可以认识、可以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所以我们就从这个起头,跟大家往下讲。

讲的有三个部分,第一就是孝文化的起源;第二个部分是孝文化的流变;第三个部分是孝文化今日之使命。

我们先讲第一个部分就是孝文化的起源。这个孝何时有之?孝缘何而兴?说到孝,我们首先要从“孝”字的由来说起,这个“孝”字最初是怎么来的呢?最初我们是从河南殷墟发掘出来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有“孝”的字迹,后来在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当中,也有“孝”的字迹,“孝”的铭文。“孝”从站着上看,它是一个上老下小,一个子承老的结构,这个结构实际上也是形象的把亲子两代人这样一种关系含蓄地给表现出来了。中国古书上对孝的解释有许多,其中《尚书·尧典》是比较早的解释“孝”字的一部书,它怎么说呢?叫做“克谐以孝”;《尔雅》当中讲“善父母为孝”,这个“善”在这里当赡养、善待讲。另外《说文解字》说得更细一些,就是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大意就是做子女要敬养、赡养自己的父母亲。这是对孝字的起源和孝字的原义这样一种解释。

那么这个孝它起源的原因我们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探讨。可以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孝的起源,它的生命个体性的起源。生命个体性的起源就可以说,孝最初起源于人们自然的血亲关系,是血缘、亲情朴素的表达方式,我想这是好理解的。人们都有亲子之爱,对自己的儿女肯定还是一往情深,这个可以说不需要证明、不需要挖掘,它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一种人类情感。这个孝有多重性,它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作为人的一种生物本能,自然属性有三点:一个是人们都希望自己通过繁衍来延续种族的存在,就是人类需要延续这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点就是生命的创造者亲代需要关爱自己的子代,也就是说要照顾幼弱,这点也是很好理解的;第三点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两代人要建立一种伦理关系。所以有个学者叫葛兆光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所有的情感当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儿子爱父亲,弟弟爱哥哥,这都是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引出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就是‘孝’、‘悌’”,这段话就是讲孝这个伦理最初有血亲关系的来源。

来源的第二点就是社会性起源。人是源于自然,但是人不单单是个自然体的存在,它还是个社会性存在,孝的生命力个体性起源和社会性起源是同时并存的。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合,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也就说明是这样一个意思。孝作为一种伦理规范,既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孝和其他的伦理规范一起就构成了社会的总体性道德,并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就说这种社会性因素使人的这样一种父子之亲,这种天然亲情转化成了社会性的亲子关系,一种人伦关系。这是讲社会性起源。

接下来就是信仰性起源。信仰性起源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生命崇拜。在洪荒年代,人们对于很多事情还不了解,毛泽东大概在一九六四年写了一首诗,叫做《读史》,头几句话叫做“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话说的就是人与猿发展到一定程度分道扬镳的时候,分道扬镳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看能不能自觉地去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够使用工具的,能够打磨石器的应该是人,不会使用工具的就是猿。那么,在那个时期,生产力肯定是非常低下的,那个时期的人,为非常简陋的生产条件所限制,自身面临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环境,肯定也想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还想自己有后代,我想这是最起码的想法。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呢?所以即便在那个年代人们也想自己生活,还要延续下来。那么他们有这种想法,但是不理解生命的本质,寻求长生、寻求永存,那么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他们看到一些生命力很旺盛的东西,青松千年不凋、泰山巍峨屹立、太阳每天从东方冉冉升起,这样他们就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敬畏,这种生命、天命的崇拜,就慢慢地转化为了对延续生命的一种祈求,这样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生命的崇拜。最初孝伦理肯定来自原始一种宗教,最初就是生命的崇拜。信仰性起源接下来第二就是祖先崇拜。它不仅是一种生命崇拜,还有一种祖先崇拜。这个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祭祀死去的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等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可能有机会出去旅游,大家可能到了西藏、内蒙,可能到了一些撰经的地方、一些挂了招魂幡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一些土台摆放了许多石头,围绕那个地方转几圈,意味着什么?象征着什么?有些说道。但是其中一些基本的内容可能就有对自己的祖先一种怀念、追忆,有这样一种意思在里边。对祖先的这样一种崇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都有父母,都是父母生、父母养,我们身上流着他们的血,对他们敬畏、对他们崇拜很好理解。第二,我们虽然生下了地,但是不能自然长大,总要有人养你,总要有人把你拉扯大。是谁把你带到了人世间,并且使你能够领略人世间的这样一种智慧光芒,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他们的辛劳、他们的经验使我们长大,那我们会不会对她有点感恩之情呢?我想这是很自然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祖先崇拜的这些人虽然还说不出这么美好的句子,但他那种感恩、报恩的心情应该还是有,这样可以解释为一种祖先崇拜。到后来人们通过祭祀的仪式来表达祖先对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的灵魂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这个就顺理成章了。到后来对祖先的崇拜就变为对年老长辈的一种敬养,这有个过程。这是孝文化起源的三个原因,我们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一下。

下面我们接着给大家谈一谈,孝文化起源的条件。起源的条件大概有四个。

第一个就是特定的生产方式。我们讲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有它决定的社会生产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一种人类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存在决定意识,这也是唯物史的基本观点。第一我们说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类最初在蒙昧的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非常低下,可以说每天就是饥不择食,难得温饱,从河里能够捞起来的鱼、从森林里面能够打到的猎物,是指望不定的,经常饿肚子。那个时候可以说茹毛饮血,还不能谈到什么孝,也不能保证对自己族群当中年长些的人对他们有什么供养,这是很难做到的。但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从畜牧业当中分离出来。农业方式的产生,慢慢突现了老年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说,农业的生产经验在里面常常能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大自然所提供的生产条件之外,有经验的人常常能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比如说掌握农时、熟练的手工操作,有经验的人和没经验的人就大不一样。《千字文》当中有几句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几句话就说的是节令的变化,能掌握这个节令的变化、知晓这个节令变化,知道什么时候撒种,什么时候收割,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老年人经过长期的摸索,通过上辈的传授可以了解这些。长年的工作,就使老年人在农业生产当中获取很多的经验,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也获得了人们的崇敬、获取了威望,社会上就慢慢出现了一种敬老、从老的一种观念。再一个,特定的生产方式,就刚才说的这样一个,老年人在生产当中矗立这样一种优势地位,使得其他的人对他比较遵从。

再者,孝文化产生于中国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孝作为道德观念,它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一条贯彻始终的一个规律。在唐虞时期、夏商之际那个时候,这个生产单位是一种宗族共同体,靠各家各户,那个时候还很少,还不足以开展生产,所以在那个时期作为经济的独立单位是宗族共同体。作为孝的一种对象首先是家庭的祖先,还不是个体家庭的父母,对孝的观念主要还不是“养”,而是“祭”,这是比较早一些。到了后来,到了什么时候呢?到了商周时期,尤其是到了后来的春秋时代,个体家庭就成了独立的经济单位,进而使我们能够明确父子之间的关系,确定父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孝的内容就主要的不是祭而是养,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商代,夏商周那个时期,孝的内容主要是事死,如果是事死的内容的话,那么到了春秋战国这个时期主要就是事生的内容,何以见得呢?我们春秋之际有很多文学作品,其中有本书叫做《诗经》,《诗经》当中有些话我们跟大家一起复习一下。“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个意思就是感念我的父母亲生我养我真艰辛呢,它就把对父母的这样一种敬爱写在诗经当中,并且还说:“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呢,我们怎么都难人报答。《诗经》是我们民族有了文字之后比较早的一部著作,诗三百,有很多收录在当中,有许多反应人们的孝思、孝情,反应当时人们对事生的内容就比较多了。

第二个是血缘宗法,血缘宗法关系是孝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我们中国社会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古代封建社会长期是一个血缘宗法的社会,它是孝观念产生的一个社会基础,在儒家伦理核心的孝道也集中反应了中国宗法社会的特征。那么何为血缘宗法这样一种社会呢?它就是以井田制为基础,以血缘宗族为纽带,以世袭分封为社会结构,以宗庙社稷为权利象征这样一种制度,就是血缘宗法制度。它的一些内容包括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大致的意思是要立宗子、别嫡庶、正尊卑、分贵贱等等,意思是说要分清哪是亲生的、哪是卑生的、哪是尊、哪是卑、尊卑贵贱等等,这种关系要跟血缘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跟这挂钩,这是古代中国社会很显著的特征。宗法制度的建立对孝观念的产生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两点,第一个就是为古代的封建社会提供了除政治、政权以外的道德向心力,一个政权的稳固还不单单是靠政权,还要靠其他一些权力,比如说要靠宗权、要靠文化影响等等。第二个宗法制度也使孝观念决定了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尊祖”和“敬宗”这点也就由此而定了。

第三个孝文化起源的条件还有中国个体的家庭。人们要问在世界各国古代也有家庭,那为什么西方家庭养育儿女就没有生发出孝这个观念?而中国就提出来了孝这个伦理道德呢?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在这里跟大家做个简要分析。产生孝道的个体家庭,我们讲只能是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家庭跟西方的家庭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说中国式的家庭有这样一些特点,就是中国式的家庭它的经济活动是由家长决定的,家长在家庭经济活动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产品的分配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座的大家年龄无论轻老,都有这样一些体会,在以往,老年人在大家庭当中威望很高、地位很高,固然是有我们文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家庭的资源掌握在老爷子的手里,老爷子在同财共济的大家庭当中对土地、对房产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是给大儿子、给二儿子、还是给三儿子,最终是要靠老爷子说句话的,这个是中国老人在家庭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在家庭的地位和话语权。试想想,你什么也没有,叫儿女怎么来服侍你、孝敬你?有时候单凭文化上的教育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多种因素并存才能达到这一点。中国古代一家一户作生产单位,又是个消费单位,人们过着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呀,生产劳作,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按照一个封建大家庭。我们可以说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很多家庭可以说好长时间不需要跟外界有太多的往来,一个家庭只有能够在田地里耕种,在屋子里纺织,什么事情都有了。这是中国个体家庭对孝产生的原因,我们大家做了这样一个分析。中国个体家庭它孕育孝文化的母体是刚才我们说的一些理由。中国家庭发展到以后也成为一种家国同构的关系,家国同构有两层含义。我们常常说国是家的放大,家是国的缩小,这个话也有一定的依据。在古代人们都认为,整个国家就是个大家族,封建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君王也常常把自己打理的国家说成“家邦”、“家国”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从家的角度来说,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庭也可以说是一个专制的小国家,家长有时候也像帝王一样统治着这个家庭,所以家里也有“家法”一说,从帝王说自己的领地叫“家邦”,但反过来家长有时候对孩子也请“家法”,要教子。这是中国个体家庭对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第四点就是社会文化原因。社会文化原因就是说我们的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产生出这样孝的观念、孝的文化,而别的民族没有,或者说产生出来的东西跟我们大相径庭,很不一样,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哲学跟孝的关系做点探讨,看是怎么样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古代思想家的思维特点对孝观念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是一个地处北半球的国家,濒海靠山,西高东低,寒暑有节,季风有常。这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朴素辩证法的产生,是一一对应的。再者中国古代的大陆土地条件和水利条件不是太好,我们母亲河——黄河、长江,黄河几千年来一方面养育我们,另外一方面也水祸濒淹,经常危祸百姓,另外就是水利条件、土地条件不是很理想,这样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斗争非常激烈,长达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战乱频繁,社会不得安宁,人生祸福难测,所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摆在了最紧迫、最突出的位置。首先跟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竞争非常激烈,有人说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人们都很悠闲,住得房子都很宽敞,一般老百姓的住房没有四层五层以上的房子,为什么它能那样搞呢?为什么它的马路那样宽呢?为什么它的房子那么大呢?为什么还有一百平米的花园呢?地广人稀呀!自然条件优越,它的国体决定它可以那样搞,但我们能够这样做吗?做不到!所以迫于严峻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先秦的思想家都把人常常做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有人说中国为什么没有把与自然的关系、对物质本来的追索放在第一位呢?它是有它的缘故的。他们就以自己的身家来出发、来体验国家和天下,进而来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就形成了我们民族最初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特点第一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特点第二点就是,他们注意观物取相,何为观物取相?是个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民族先人对物质这样一种看待、观察、描述,它是一种由象形入手,我们的古人擅长于形象语言,以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注重意在言外,有时把意向看得更为重要,这个说得有点文绉绉。我们讲具体一些,大家都知道,我们先秦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都有不少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那样表达出来呢?都还不一样,他们是用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论述和表达的呢?常常是以文学形式、以寓言、以故事来写作的,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描述的,所以意象性思维比喻、象征,联想,类推,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比较,抓住其中的相似性,由此及彼,醋内旁通,由已知到未知,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事物,借类达情,使情景交融,生动形象,易于感悟,这是我们古代思想家思维特点的第二点。象我们庄子有些名言,“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鲲鹏展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讲的都是一些具体很形象的事物,甚至都是些很美的例子。但是这些讲述的背后是很深奥的一些哲学道理。这些语言风格实际上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以后的哲学家、思想家。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是,以后的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政治家,他的叙述、他的(54:28),他的语言,都深深地受到了我们古人的影响。我们现在说大点,分析一下我们党的领导人讲话的语言特点,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讲话平实、直接、亲切、形象,还常常以故事入手、以细节人物入手,到了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讲我们到那里生活过的几个人的故事;到了泰国讲我们在那里拍了什么泰景的故事,这样都有一个好处,把名字亲发挥到国字亲,是很细小的一个事情,把人们的思想、感情一下接近了,这多好!而不是一些很抽象、很僵硬的大道理,那个效果就比较差些。回过头四十多年,我们说说文革,文革期间它不仅是政治上的大反动,还是文化的大倒退,怎么说是文化的大倒退呢?我们不谈别的,扯政治太远,单说文革期间的语言就是个大倒退,在座的好多人的文革的过来者,对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也还知道一些,知不知道文革期间有首歌呀,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恐怕在座的有些老师还会唱,那歌怎么唱的?我跟大家学一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一上来就是“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不容你分辨,上来就是结论,你也不要思考,就这个事,你好不好总要别人来分析一下啊,听听别人意见,听听别人想法,不能上来以后这事就定啦。这跟文革时期的搞法一样,只要你出生地主资产阶级家庭,那你就是狗崽子,就是黑五类,就要把你打入地狱,一辈子不得翻身,就这个情况,我们说它是文化大倒退,给它带这个帽子是完全戴得上的。我们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跟大家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思维的两上特点,跟我们孝要怎么扯到一起呢?我们说中国古代思想家这样一个思维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孝文化观念的形成,反过来孝文化观念的形成也使这样一种思维特点得到了强化。我们跟大家简要地再分析一下中国哲学的主题常常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常常来自现实世界。孝作为一种带着情感、带着温度的生活实践, 一直为儒家所推崇、所讨论。孔子回避生死,不谈鬼神,而把注意力放在制作《礼》《乐》,谈孝论经上。是的,在座的我们老师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探讨原子没有啊——没有;探讨分子没有啊——没有,甚至探讨上帝没有啊——没有,在我们中国自己本土的哲学上面,没有上帝的位置,我们有什么呢?孔子不谈别的,试图对现实作有限的把握,孔子徜徉在“此岸世界”,返诸外而求内,致力于对孝的探讨,在他那里,家族为本位,家在人心中就是人生活的宇宙。我们都知道有句老话怎么说呢?堂上二老就是佛啊,谁说中国没有宗教啊,孝就是中国的宗教,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心中的神、我们的上帝,我们的神龛上还有别的位置吗?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天国、没有上帝,但是有对祖先的崇拜、有现实的人生。儒家重现实、重现世,不追求个体的所谓的灵魂不朽,而是追求我们的族类,追求我们的精神不朽。儒家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点就看得出来,从古到今,我们民族追求什么。孔子的学说,“内源于心,外泄于情”,他说的是心里话,具有道德的高度,对人的震撼力、影响力。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不跟着别人走,跟着孔子走,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吗?是有深刻的原因和道理的。所以我们说孝作为突出的代表,集中的反应了中华民族的关注对象是人,它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立足于现实人生,教我们在家庭和亲族中做人成人,孝道把儒家政治理想上的怀仁宽厚,经济上的小农经济,为人处世上的谦恭礼敬都集中地加以展现,成为本土化的包蕴庞大的思想体系。这是孝的本土性。

接着我们讲讲孝的人民性。孝的人民性是说孝从它问世的那一天,它就和我们人民大众结下了不解之渊。孝在历史上是有两重性,即有阶级性,但是更多的是群众性、人民性,何以见得?我们讲有三点。第一点是从孝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动因看,孝最初是从人们的尊祖敬宗的宗教信仰中发展而来的。祭祀祖先既为感念先人,又为求得庇佑。祖先崇拜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使人们能够产生族群的认同,以后许多要打仗,先要誓师,誓师过程中要敬自己的列祖列宗,为什么要有这个仪式?通过这个仪式强调我们的民族认同、强调对敌人那种同仇敌忾,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士气去与敌人搏斗,这是孝文化人民性的第一点。从这样一个孝文化理念,也就自然地包含了要使我们这个部族类产生统一的价值观,而且还要人多势众,要人多力量大,这就要求我们民族的成员要生儿育女,要传宗接代,要使我们的责任体现出来。孝是一种民生环境的产物,是一种民生文化。孝还根植于我们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古代有《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当中说了许多我们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董永行孝感天”、“孟宗哭竹生笋”、“姜诗涌泉跃鲤”、“郭巨埋儿”等等,这些描述的对象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渗透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间艺术中,正因为孝有了生活人民性才有了根基,才有了生命力。孝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推重与躬行分不开。民间社会是孝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和最广阔的天地。我们刚才说《二十四孝》有封建帝王、皇上有一两个,也有封建的士大夫,但是绝大多数说的都是老百姓,有些还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试想想,我们中国哪部古书、巨著、名著能够把这么多的老百姓,把底层民众写在史书上,让千千万万的人去学习、去模仿,《二十四史》当中绝大多数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我们这个《二十四孝》当中说的还许许多多是我们身边人、身边事,就象我们今天发生的道德模范一样。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效果?是因为我们人民群众知道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他们愿意去传送,愿意去颂扬。《二十四孝》得到中国几百年的承传,代代传播也不是偶然的。即便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最危机的关头,共产党的宣言、国民党的动员书上都不约而同地写上几句话,“这个时候要为我们民族行大孝、尽忠”,把这些都写了出来,为什么呢?动员我们民族的感情,动员我们民族的力量。这是讲孝的人民性。可以说许许多多的学说,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上来来去去,唯独孝几千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未曾变为配角。

第二部分孝文化的流变——一条路千山万水。第一,孝的问世。孝的问世刚才已经给大家说了,这里就不重复了。对孝的发生用了不少的篇幅给大家描述了一下。第二,孝的理论化。就是孝怎么样从一个朦胧的孝意识,变成了一个学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哪些人在当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太多了,我们只点几个人的名字,比如孔子、曾子、孟子。孔子是儒家孝道的创立者,他对孝道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孝道的依据,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但是什么又是“仁”的核心呢?孔子讲:“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也,”什么是“仁”?“仁”就是“孝悌”,并且他把这种孝讲成是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和道德要求,等于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孝是仁的核心,同样的,孝就是孔子思想的立论之基础。是孔子把“孝之为行”,行为规范,发挥到“孝之为德”,又发挥到“孝之为道”的高度。这些都是孔子的功劳。孝道的建立是以《孝经》的出现为标准。第一功要记在孔子的身上。第二个是曾子,曾子就是孔子之后对孝道理论进行体系化、思辩化的一个思想家,他把孝的内容集中起来形成一套包括养亲、敬亲、谏亲、全体、贵生等这样一些理论,构成了人伦之孝的基本框架。孟子孟子对孔子的仁孝思想进一步地发挥,把家庭伦理进一步地推己及人,把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到了整个社会,他怎么推得呀?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一来就把它推开了。要求人们象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尊重他人,是一种推及己人,推出了原有的范围,变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第三就是政治化。政治化我们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社会孝治天下是从汉代开始的。也就是说在汉代以前,孝是个学说,是门学问,跟三教九流的其他没有多少区别。真正能够登堂入室,成为正统,是从汉代开始。那为什么是汉代,而不是什么别的朝代能够实现这个转变呢?能够把孝抬到如此高的地位呢?是有一些深刻的原因的,汉代以孝治天下已经两千多年了。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刘邦是个草莽英雄,是个贫民领袖,也没读过多少书,对儒家原来不太接近,还拿儒生的帽子来撒尿,但到后来他感觉文化还是比较重要的,刚刚建立了天下,要怎么打理?他向人们求教,来了个书生叫陆贾,陆贾来了以后问他一段话,“向使秦心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对,陛下安得而有之?”这个意思就是如果秦二世能够怀仁守义,能够行一些仁义的政策,那么这个天下怎么会轮到你呢?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话,这样惊醒的刘邦,刘邦就很尊敬地请他进来,过细地问他一些治国安邦之策,陆贾就给他谈了一二三,使得刘邦有了一些新的考虑。到了后来有个大儒叫董仲舒,董仲舒原本是个哲学家、理论家。但是为了给汉朝搞一个治国安邦的理论,也就是象我们寻找一个指导思想。董仲舒就向朝廷献了一策,要求能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董仲舒就提出了三纲五常这样一个学说。以往都是一些众说纷纭的邪说,现在董仲舒把它体系化,把它变成了一套治国理论,变成“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并且三纲当中还要以“父为子纲”为中心。汉武帝刘策就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就把它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刘邦、刘策要选择孝道、要选择儒家孝道来作为汉代的指导思想呢?我们现在回顾和总结,主要有两点。一个江山是不是得以稳固,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个就是社会乱不乱?社会能不能得到天下大治的局面;第二个就是老百姓是不是有饭吃?是不是能够修养身息?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自然能够大局已定,就可以把江山坐下来;如果一个学说无助这两点的实现,那它就是有害的,我们认为儒家孝道就有这两个特质,符合这个要求,就符合汉代的统治者一是治政,二是生民的要求。

先看儒家孝道怎么便于为政?先说为政,“孝”既是道德之源,又是为政之本。“孝”原本是一种家庭道德规则,是处理家庭中长幼关系的准则。但是封建帝王和御用学者把它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们怎么说的呢?“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个“迩”就是敬的意思,在家里尊敬自己的父亲,出门以后要忠诚于自己的长官、君王,这八个字就把君臣关系类比父子关系,把孝亲推远于忠君。并且还有几句话,“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它这十二个字就把事亲之孝变成了一种侍君之忠,完成了一种“孝”到“忠”的转化,这很厉害。由此孝就逐渐成为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的结合体,孝就有原来的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从家庭领域进入到了社会领域。后来还有些话,这些学者跟帝王、皇上分析,“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当然这是孔子的话语。如果没有家庭生活中孝的亲身实践,就很难有政治生活领域对君王的忠心不二的德行,所以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以孝道为根本,孝道推行,天下垂拱而治。很自然的,顺理成章的。为什么把孝作为德之本,天之经,地之义呀,放到这么高的位置呀,经典的儒学理论家都是这样来阐述的。

二是儒家孝道对生民,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能发挥的作用,我们跟大家来分析一下。

到了汉代我们说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呢?——小农经济。个体家庭就是劳动力的主要源泉和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对于家庭来说,如果男的不下地,就要饿肚子;女的不织布,就没有衣服穿。还不光关系到他的一家一户,还关系到江山社稷,为什么关系到江山社稷呢?因为家庭不出产粮食、不出产棉花布匹,朝廷从哪些地方调集这些东西呀?增收这些税赋呀?没有。这样一来,国家的税赋、兵役、徭役,治理国家的物质基础都是靠各个家庭来生产的,如果家庭生产的有,那就好说;如果什么都没有生产出来,国家想调也调不出来,手中无粮,心里慌了分寸。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我们就看到在很多治国理念过程当中,统治者对儒家孝道的观念所吸引、所选择,实在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是必定的、决定的。于是我们看到经过官家改造的这样一种儒家学说成为汉代孝治天下的理论渊源,农耕经济是汉代“孝治天下”的经济依据,推行暴政和酷刑、一朝覆亡是汉代孝治天下的政治背景,正是看到了秦王朝仅仅搞了十几年,就被推翻,这样一种改朝换代,血雨腥风,几十万人身首异地,这样一种残酷的现实,使得汉朝的统治者头脑冷静下来,有必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说?这个是很要紧的。再者,孝文化这样一种广泛的生命力和群众性,是汉代孝治天下的文化归因,选择一种人们都熟悉的、都了解的、都能接受的文化,也是势在必行的。

再接着我们讲孝文化的异化。孝文化的异化我们只跟大家点一下就行了。孝文化在它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说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甚至某种意义上也包括隋唐,它的作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也就是说发挥了一些好的作用,但即便是这样,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也开始出现一些异化的现象。这异化除了统治者在孝道当中塞进一些自己的私货。此外孝道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其他的变化。比如讲了一些因果报应;讲了一些天人感应等一些内容。《白话百孝图》当中讲了一些“鸟耘兽耕”,就是讲舜帝天人感应;董永卖身葬父遇到仙女相助;孟宗在三九天去挖竹笋,居然还挖到了,一阵之间,地上长满了竹笋,这样一些原本是不可能出现的,稍微有些科学头脑的人都知道,是断断不可能出现的,居然有了,就是这些学者、统治者给人们灌输了这样一些封建思想,也使孝道理论发生了异化现象。

再者就是孝的极端化。孝的极端化给大家点一下。到宋元明清的这个时候,孝日渐走向极端,为什么呢?因为封建社会发展到这个时期,进步因素已经消失殆尽。整个封建社会在后期可以说,一些封建礼教逐渐成为束缚人们头脑的桎梏。宋元时期有些思想家对孝道理论一方面做了一些传承,另外也对这些理论做了一些扭曲,象程颢、程颐、朱熹,提了几个口号叫做,“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话都讲过了。什么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呢?什么叫“灭人欲”呢?甚至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治病,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可以从自己身上割肉,这些太过了,违反人道,实际上也违反孝本来的意思。尤其到了清朝时期,封建的君王还从元杂剧当中找来那么一句话,把它说成是儒家的伦理,用来麻醉人民,毒害人民。元杂剧当中的一句话叫做“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这是元代戏曲当中的一句话,没有那个儒家的代表人物说过的,但是清代的统治者经过他自己的发挥,混杂当中,用来麻痹人民群众。到了后期,到了宋元明清这个时期,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孝道已经出现这四化现象,“论证哲学化,道德教义化,义务极端化,实践愚昧化”这样一种倾向,孝道逐渐走到自己的反面。

近代以来,从一八四年以来,孝的特点就是批判重建。大家知道一八四年,列强以坚强烈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见之大变。这个时候使国家免于亡国灭族已经成为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在这个当中,面对外侮内患,人们在思索自己落后的原因。肯定就会有很多的想法,一时间孔夫子成为众矢之的,儒家学说被视为陈腐,孝道伦理更是首当其冲。在辛亥革命到现在的百年间,孝在五四时期被“打倒孔家店”,在文革当中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什么“亲不亲,阶级分”,谈孝论孝成为思想禁区。在1971年版《新华字典》中,还将孝解释为“儒家宣传的反动说教”。完全把它说成是一个反动的东西。这个帽子是很大的,直到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这才慢慢恢复孝本来的面目。它终归回归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之中。所以呢,这一百多年以来,孝的命运,可以用批判重建,浴火重生来加以形容概括。这是对孝的流变对它进行一种简要的概括。

第三部分我们讲孝文化的今天——兴国育人须借重。

传统孝文化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内容庞杂、良莠杂糅、优劣并存。由于孝文化本身具有的两重性,在传统社会当中起到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怎样看待?我们应该吸取它的精华,剔除它的糟粕;并且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赋予孝道伦理以时代精神和新的内容, 促成它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习总书记十几天前在山东,在曲阜视察地时候讲了两句话,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也就是说要发挥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在兴国育人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他带走两本书和过去的烟草。他这样的号召应该说对大家学习、借鉴、传承文化也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讲四点,今天怎样发挥它的作用?要不要发挥它的作用?第一点就是,银发中国需要孝文化,就是说“今日少年明日老,转眼又成白头翁”,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何处安放我们的暮年呢?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我们的老龄社会问题还是很突出啊。压力主要在三点:一个是谁来养老?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政策,孩子越来越少,叫四二一结构。有句老话,叫“十人抬一人容易,一人抬十人艰难”,一个人坐在轿子里面八个人抬,何其方便,抬起来就走,反过来,十个人坐在上边,一个人抬,它能不能抬得动啊,非把他压趴下不可。所以家庭里面也是一样的情况,现在家庭在后代比较少的情况下,怎么样养老、谁来养老,就是很现实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未富先老,西方国家的老龄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百多年,而我们国家的老龄化发展很快,四十多年当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走过了西方一百多年的历程,所以这个挑战是很严重的。第三是怎样度老?年纪刚老,身体尚好,那什么都好说;年纪大了,身体差了,事就来了。老人身边,或者是没人陪,就算是一儿半女在身边,也难以找到共同的话题,这样老人就常常成了空巢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占到将近三分之一,而且越来越高。他们病了没有人倒一杯水,身边没有人说一句话,个别老人由于儿女常年不在家当中,老人说“我们连他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这话说得多么凄凉啊。这些老年人,给我们这样一种深刻的反思,我们的一点一滴,我们的父母都记得,我们又记得我们父母的多少呢?我们要扪心自问啊。老人不知道要怎样打发时间、派遣寂寞,常常是屋檐下一蹲半天,公路边走来走去,他们怕回家啊。为什么呢?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日子过得好不凄惨。如果不巧又病了,动不了了,那就更是摊上大事了,住医院花费大,而且难免久病床前无孝子,住养老院没床位,去了没人陪,请护工花费不少,而且护工还不好请,代价也不低。老年人看护,看护难、没人陪,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所以动不了了,谁来给你端汤送水,很现实啊。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老死家中,无人知道,一些社会悲剧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现在,我们社会老人这头比子女这头,份量更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惊醒。孩子这头天生是有人重视的,而老人这头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应当惊醒,养老绝对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有个精神慰藉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孝文化的导向作用,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心理需求,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多方面需求的全面地养老保障体系,这有这样才行。你以为老年人给口饭吃就行了,没那么简单。

第二点就是,少年中国也需要孝文化,我们从孝字就知道,它是个子承老的结构,中国的传统孝道是非常成功的,它成了古代社会评价一个人是非成败的一个决定性标志。一个人,如果说你是个孝子,那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个逆子,那就不得了,是这个做人最大的失败。因为皇家、官家、书院、坊间,一起把孝,成功地形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个信条。但是现在情况不如意,世风大变,随着社会的急遽转型,传统的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到了激烈的冲突和损毁,部分青少年的孝观念,处于断代与冲突之中,出现了“四化”现象。我们简单地跟大家说一下,一是孝道观念的淡化,现在好多的年轻人,一提起孝道,“哎呀,那是封建的东西,过时了”。现在的年轻人,多半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他们认为父母怎么给那是应该的,你给少了、不及时给,那还是你没本事。在他们心目当中,他们根本不知道孝道这样一个理论,这个宝贝他们早就丢了。第二呢,孝道亲情的虚化,两代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现在许多的青少年,初中毕业以后就离开父母,有的出去读高中,有的出去读大学。即便是农村,读完初中就背上行囊出去打工,时间长了,经济独立了,长期与父母不接触了,与父母的感情那就逐渐的疏远,孝道亲情就虚化。第三呢,就是孝道亲情的弱化,现在城乡,传承千年的孝文化日渐衰微,整个社会缺乏孝道氛围,道德失去应有的影响力。你想想原来的村子,你不尽孝、不行孝,有没有人讲你啊?好多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戳你的脊梁骨,说这小子不孝,不给他父母钱啊,抠的很。现在谁说啊?现在是远隔千里,在外打工,你一个人在广州打工,你三年五年不给你老妈钱,谁也不知道,家乡人知道,说了他也听不见,对他也没有什么束缚力。第四就是孝道行为的异化,现在的有些年轻人怪得很,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尽心、不赡养,缺乏关心,但是父母过世了以后,那都还是兴师动众,大宴宾客,搞的很大动静。他这是为父母吗?不是的,他这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保存一个假象,叫人们说,“这小子还可以,是个孝子”,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样一些异化。所以孝道缺失,是当今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实的原因就是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形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老人的地位、直接影响了亲情的关系。还有就是多元文化的入侵,西方文化的侵入,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历史上的原因,就是孝受到了几次大的冲击。说远一点,秦始皇焚书坑儒;说近一点,有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当然五四运动是为立新而破旧,这个还可以理解;但文革就是全面的文化大倒退,政治大倒退,那是不对的。对于孝道崩塌而造成的这样一种苦果,我们的国人到现在还在品尝。所以我们要对我们的青少年,进行教化。“教”怎么写?左边是孝,右边是文,原本就是对人进行孝文化的教育,就是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当中给的地位很重要。我翻了一下清朝的课本,叫做“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还有《三字经》当中“首孝悌,次见闻”,说的很明确。在座的同志可能说那早就过时了,我跟大家讲,没过时。《三字经》当中说“首孝悌,次见闻”,什么是见闻,知识的接触;什么是孝悌,道德的教育、理性的培养。前不久发生了李天一案件,李天一家境好的很,十六岁有宝马,有很好的汽车开着,把他送到国外,接受公主一般的待遇,教育条件好得很,想请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老师。把他教育出来没有啊?没有,锒铛入狱,还败坏了家庭的门风。为什么啊?不注意道德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学外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要搞,但不一定要从两三岁就抓起,先还是让他知道,怎么样把握一些分寸,怎么样健康成长,这个可能更重要一些。

教育青少年,要学孝、要尽孝、要弘孝。行孝是说孝不是空头理论,它用来实践。要教育青少年行孝,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当好榜样,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孝呢,一定是一代讲给一代听,一代做给一代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知行并重,践行孝道,这样才有用。否则你今天虐待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儿女会照着做。第三呢,要弘孝,这个就不多讲了,主要是发挥道德楷模的这样一种社会效应。

第三点,邻里中国需要孝文化,邻里中国就是家庭关系以外的各种社会关系。孝可以说是三段论,从自己到他人也是三段论,一个就是“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就是个人自身修身,从孝弟做起;怎么样处理一般的人际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犹以及人之幼”;怎么样处理个人与大众的关系,说的更开一些,《礼记·礼运篇》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有了行孝的路线图,我们的很多事就好办了。现在的邻里关系,邻里社会不容乐观,邻里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现在人际之间缺乏信任,许多社会公信力也很受影响。前年发生的小月月事件,好多人视而不见,没人去帮,很让人寒心。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民族急公好义的传统哪去了?我们民族仁德淳朴的民风哪去了?怎么办?要以孝道精神来教育匡正,我们要把孝悌亲缘关系,推广到邻里乃至社会关系,从父子之亲、夫妇之爱、兄弟之情,渐次推及,形成和谐的人际价值渊源,为我们处理亲人关系,乃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提供规范。在生活当中更多的交流互动,在工作当中互帮互助,为社会生活增加亲切感,为人际关系增加温度,营造和谐信任、守望相助的邻里中国。

再一个,行进中的中国需要孝文化。行进中的中国,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靠本民族在长期的探索当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舶来文化我们也是需要的,但是不够,需要补充。行进中的中国,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兼容并蓄、继承创新。对于孝文化,我们有三点态度:第一点是要客观公正,予以尊重。习总书记今年年初讲了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呢?是不是搞几十万亿中国梦就算实现了,不仅仅吧。它不仅仅是我们的生产搞上去了,更重要是我们中华文化复兴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就离不开孝道文化的复兴。我们孝道文化当中有很多有用的成分,包括仁爱、责任、感恩、和顺、爱国情怀,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孝作为人伦之本,百善之先,对建设今日之中国,要发挥文化担当,这是第一个态度。第二个态度,要批判继承、大胆创新。孝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是不妨碍我们以民主理性的态度来加以批判、扬弃。第三,就是要弘扬、培育与时俱进。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孝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一个核心理念和首要文化精神。对于这样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坚持辩证法唯物论,深入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富于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主性、体现时代性,将孝文化——这个优秀文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构筑我们的民族精神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要说,千年易过,孝义永存,觉去日之可鉴,知来日之可追。孝在我们民族思想文化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我们要说,不能说有了孝就有了一切,但孝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我们不能说有了孝就有了做人的品质,但是没有孝,就没有做人的起码资格。孝在微观上,是子女对父母的尽养;在宏观上,是下辈人对上辈人的反哺。孝使亲情得以延续,孝使生命有所负重,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只要人类还在、亲情还在,孝就永远不会过时。好,我们的内容就讲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

问:新的时代条件下,怎么样行孝尽孝?孝文化是不是有经济制约,古代父母掌握生产资料,现在的父母手中不一定有,行孝、尽孝是不是要跟经济挂钩?你是否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上帝之类的学说?

答:这位毕业了,成为老师了,感谢这位老师的问题。她提了三个问题,一个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怎么样行孝尽孝。现在年轻人工作在比较远的地方,难以兼顾父母。新《二十四孝行孝指南》去年颁布以后,是带来一个问题,一方面要求大家常回家看看,要回家尽孝,但是迫于生计,又必须在外漂泊奋斗。怎么样兼顾?我觉得首先要把父母放在心中,第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父母以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就行了。原来讲“父母在,不远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可不必特别的在意。原来说“父母在不远游”,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再回到家,千难万难。现在不管是在国内某个城市工作,即便是在国外读书,再回到家见父母,也易如反掌。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只要心中有父母就行了。

第二个问题,孝文化是不是有经济制约,古代父母掌握生产资料,现在的父母手中不一定有,行孝、尽孝是不是要跟经济挂钩?作为儿女,行孝、尽孝最后不要与经济挂钩。我们的父母养我们,本身就付出了心血,他们养我们没有功利性。他们在生你、养你的过程中,没有准备跟你算账。反倒是我们做子女的,心中要有一本亲情账,应该这样来看待。不因为父母贫穷,我们减轻对他的尊敬,这是为人子女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孝不要太功利。

第三个问题,你说中国有没有上帝,这是一种门户之见和学说之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除父母以外,有没有研究一些图腾啊?也肯定是有的。但我今天讲这个话题,我就要突出在学说当中的地位。不是我不认同老子等,是我今天不必要去谈那些内容。

问:经常有父母,说为子女好,却给子女带来一些束缚,这放在孝文化中,应该怎么办?

答:这为朋友提了生活当中的一个问题,长大了、成人了,本身身体比较强壮,不一定要穿太多的衣服,父母还是叮嘱多穿点。实际上是说长大了不需要父母太多的牵手了,但是父母还给予很多的耳提面命,听还是不听?父母的关爱,是一份牵挂的心情,这个是永远没有错的。这样一种真挚的关心、深情的关怀,是一个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是人生在世最大的财富,你想到这一点,心里是十分温暖的。今后可能没有这么多人,还时不时提醒你,“穿暖和一点,不要感冒了”,没有这么多人管你。所以你长大的过程中,是不是慢慢撒开父母的手,我觉得随着长大的进程,你自己会处理好这些事情,这是我的回答。

问:父母太多了,生我的父母、养我的父母,父母官,祖国父母……您说怎么办?

答:这位老师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认为是这样的,生我的父母,是血缘关系,这个可以理解,其他是扩充和引申的,可以来说一说。生身父母,自然是要养的,至于你说的父母官,我认为父母官是封建社会的说法,现在要倒过来,行政官员要把人民作为养父母。封建社会是把老百姓视为牛马,叫牧民,把自己说成是民之父母,在现代社会,这个关系要倒过来,我们选出来的市长、县长,应该成为老百姓的儿女。就像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就把老百姓当父母。我想这些人没那么大胆,敢把老百姓当子女。至于说要不要把祖国当父母,自然要把祖国当父母,因为祖国的土地,生养了你的爷爷、生养了你的父母,自然也生养了你,对生你养你的土地,应该是有感情的,你要为这块土地贡献你的汗水,甚至有时候要包括自己的鲜血——这些你需要风险,这是我的回答。

 
 
   
  Copyright 2013
周南文化沙龙

鄂ICP备1300494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132号